導言:
一轉眼,跟蹤報道燈塔項目一年了。從2020年初時疫情突如其來到10月份客戶陸續成功上線。
軟件上線只是開始,實施車間3.0智能化,給管理帶來哪些質變,2021年我們仍將持續跟進。
總結篇
2020年底,國家十四五規劃明確說明:加快工業互聯網建設和落實智能制造應用。
▲圖源:人民日報
中小企業基于產品要求、廠房車間、機器設備、生產工藝、人員水平、運營管理等方面的差異,造成軟件功能和實施部署都極具個性化。
如何通過管理共性進行規?;瘜嵤?,降低百萬級軟件成本,讓企業真正見效獲益?
時間回到一年前,普實啟動燈塔計劃,通過服務模式推動客戶轉型3.0智能化。當時邀請合作的10家老客戶,都有良好的軟件應用基礎和智能化規劃。
具體的項目實施過程,請看文末的系列報道。
截止2020年底,除疫情原因,有8家伙伴成功上線。
自12月起,普實組織了多次3.0項目研討會和總結會,雖然客戶們行業及產品不同,項目各有特色,各有側重,通過歸納發現,管理需求最終涵蓋了與生產流程相關的“人機料法測”。
目前客戶的主要成果
1、生產計劃指令直接傳送到智能工位機即車間的最小管理單位:班組或個人,工人按計劃執行生產任務;
比如:浙江斐凌注塑車間一個工人有效管理多臺注塑機。
2、工位機與工人的交互是分秒級,提高了采集數據的實時性和準確性,有效支撐了計劃部執行、反饋和調整;
比如:看看車間現場工人簡單易學的操作。
3、生產異常的機制得到有效支持,可以全面管理從異常的發生、反饋、響應、處理、考核等數據;
比如:現場安燈可以通過廣播通知或者手機推送的方式。手機推送如下圖:
4、打通了工裝模具等配套生產資料的薄弱環節,數據納入生產體系,減少了生產環節中的異常因素;
比如:昆山海匯現場設定模具庫位,四副模具提前放置,實施跟蹤模具的使用和壽命。
5、企業擁有了大數據平臺,一方面展示了良好的企業形象,另一方面可以積累數據,分析數據;
比如:目前的上線客戶基本都配置了企業大數據平臺進行對外展示和對內管理。
6、3.0需要對基礎資料進行重新梳理,這個過程是對企業管理和流程優化的一次重新洗禮。
后期需要改善點
上線只是開始,后續雙方仍需提高改善點:
1、3.0智能車間核心是精益化,精益管理不僅在系統,更要求提升車間人員的認識和企業管理人才的引導,而這種車間級人才的持續改善能力是企業最欠缺的;
2、客戶上線采集的數據應用僅僅是第一層次的統計展示,未來需要實現第二層次的分析考核和第三層次的數據建模指導,這樣數據才能產生價值。
3、實施3.0是ERP(經營管道)+MES(精益管道)的一體化搭建,延續企業管理持續改善的理念,不斷深入應用,挖掘出管理金礦。
燈塔的意義
2020年9、10月份,普實和燈塔客戶們依次舉辦了多場成功上線活動,并攜手浙江斐凌、昆山海匯等多個伙伴進行了現場參觀和直播參觀,讓更多的企業直觀的學習和了解。
走進斐凌
海匯直播
前行有光
應為燈塔
照亮后來者希望
嶄新篇
2021年,在前一次燈塔項目的基礎上,普實又牽手8家老客戶,繼續推動3.0智能化變革。
感謝本次合作的英普億塑膠、大華鎖業、三科線纜、環力電器、誠優專用器材、韻安電器、東福電子、易爾通電子8家伙伴。一方面前一年實施的成果可以借鑒;另一方面,更多的企業迫切需要在新的市場環境下做出更多管理進步。
未來,我們將持續跟蹤客戶們3.0的實施及應用,并重點聚焦報道已經上線的燈塔項目的深入應用和亮點方案。
初心不改
燈塔依舊
念念不忘
必有回響